余振生去太原之前特意到县城里自己读的那所学校,放学时他看到陈先生从校门走出来,并且看到他停下了回头朝身后学生们的人群中望了望,又转身朝西边走去。

确认无人和陈先生同行,余振生朝那孤单的背影追了过去,他喊了声先生。

陈先生便回过来头,看到他时候眼睛里很是惊喜。他们仿佛还在读书时候一样。

“只可惜是去天津,若是去北平还可以帮先生捎个书信,或是代先生看望下家人。”和陈先生讲述要去天津学徒的事之后,余振生略带遗憾的说道。他那张清瘦俊朗的面容,看上去似乎比同龄人早熟稳重许多。

“多谢你的好意。”陈先生笑了:“去天津比去上海好很多,南北方文化差异还是很大。首先是就是语言上的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当然各地口音也有不同,不过你的新国音已经说的不错,到那边交流不是问题;其次便是南经北政,南方自古多经济的中心,北方唐首府就是长安,宋有开封,明朝的首都最开始是在南京的后面朱棣北迁还是迁到北平去了,到清朝沿袭的也是明朝,所以南经北政就是这么慢慢形成的。第三便是气候,南方的潮湿北方的干燥都是异乡人的痛处;当然还有最后一点就是,南方的稻作文化和北方麦黍早就南方人和北方人的饮食习惯不同。咱们北方人还是更喜吃面的.....”

陈先生还是那么健谈,他滔滔不绝的讲述着听得余振生入迷,不知不觉的走到那城墙环抱着的宁静门前。陈先生停下脚步,他拍了拍余振生的肩膀:“要是你能继续读书就好了,不过个人境况不同,原来我是盼着全中国的孩子都能读书,上大学。可天下这么多穷苦的学生,这么多贫穷的家庭,各自有各自的难处。”

余振生想不起来自己对陈先生说的什么,可能他什么都没说,不上学也可以读书,他心里是这么想,他只记得陈先生眼中的目光很复杂,有期盼有遗憾。

安顿好住处,孙婶跟他们端来了捞面。

这种细软绵长的面条余振生在家时候没这么吃过,一时间他听了这面好几个叫法。捞面,打卤面,接风面.....孙婶把面端到他们房中的桌上,煮好捞出的面条上面浇上用黄花、肉片、菜木耳打好的卤子,上面满满的冒尖豆芽菜菜码。

她嘴里念叨着:“送行饺子接风面,两个娃子来尝尝,比不比你们的刀削面好吃?”

孙婶是慈祥而热情的,面做的很好吃,崔卫在桥头等了他们一两个时辰,余振生和栓子也是火车还差了大半天就把带的吃光了,此时正觉得肚子饿,便都端起碗秃噜秃噜的吃起来。

院子里的伙计也正进了吃饭,崔卫边吃边介绍他们认识:原来这两个院子里染衣服的伙计是兄弟两个都姓胡,人称胡大胡二,两人一个二十出头,一个十七八岁两人都是宁河县的,说话的口音和崔卫又不大一样。前院柜上的伙计叫刘福,比胡大年长比崔卫年少。这个院子里平时就他们几个,另外还有个孙头是给掌柜赶车喂骡子的。崔卫没有特别专做的事,柜上忙就帮帮柜上,院里忙就帮帮院里,自己说就是个小跑儿。

余振生觉得他不是小跑儿,倒像是个勤快小管事儿。他冲崔卫笑了笑,觉得这人倒是也很容易亲近。栓子的耳朵听到骡子就竖来了,他爹就是给雷老爷赶车的,自小就跟着他爹伺候雷府上骡马。他头左右环顾着看着干净整齐的院子“没看到这院子有骡舍啊?!”

崔卫很有耐心解释:原来这院子有三进,前面是店子堂屋是掌柜接待客人谈事的地方,堂屋两侧是账房和掌柜的休息屋。中间院子是晾晒场,正房是挂衣间,存放着客人印染翻新的活计。他们住一间,剩下的是库房,柴房和茅房....

在院子西北角那拱门后院是内院,掌柜一家住里面。这城里的地界寸土寸金,没有牲口的地方。掌柜的在针市街后面靠着北浮桥南的运河边那有个小院,能放车养骡马,赶车的孙头和院子里女工孙婶是两口子就住在那。

一顿面吃完,三人起身到水池那洗碗,看着水龙头里哗哗流出来的水,栓子很是稀罕盯着那竖起的水管又摸又看,还把头朝沏起的石头水槽的下水眼里瞅,似乎想弄清这水从哪来又到哪去。

“这叫自来水....”

“自己来的水?”栓子嘴巴张的老大。

崔卫指指西北方向:“那边有水塔,水是水厂出来的。”

栓子挠挠头,显然他不明白,为什么明明那么多河水,还要水厂水塔做什么。

原来这就是自来水,余振生恍然大悟,他听陈先生说过,北平的水是自来水,北平的灯用的是电。现在见到了自来水,想到雷府的大煤油灯已经够新潮,村民民大多还是灯火如豆油灯。北平和天津很近了,天津是不也有电灯呢?

才想问崔卫就听到堂屋门上传来清脆的铃铛声,崔卫赶忙将自己的碗房子水池上,将手在身上擦了几下。听到里面的刘福从铺子大声唱着:“寿丰面粉场翻新艾绿十套工服取货。”便小跑着去那间挂衣间,不多时手上捧着个一摞簇新的比绿色浅些的衣服朝前面子快步走去。

余振生朝那铃铛望去,正有一根线绳拴着铃铛另一边通向前面的店铺。崔卫回来的时候手上又托着几件半新不旧的衣服,他将交给正在廊下端着大茶碗歇着的胡大。

铃声清脆,张严氏也从内院走了出来,见这里有张严氏照应着,崔三便招呼着余振生和栓子出门。临出门见他们还是棉袍,便又回去找来两套店里伙计的工服,然后挎上个篮子,让他们带上自己的毛巾牙刷等洗漱之物。

出了门崔卫先到他们走到街边,找了个剃头匠让两个人理了头发,然后便来到街后的一间大众浴池。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飘雪中文网】《末日杂货铺[经营]》《从那座韩城开始》《从流浪地球开始的位面战争》《炮灰的人生2(快穿)》《疫病之上》《我在现代留过学》《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梦幻文学

推文君【tuiwenjun.com】第一时间更新《国泰民安》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李老三的小日子

李老三的小日子

李家老三
关于李老三的小日子:时间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社会。故事线:大学前都是生活琐事和家长家短,平淡搞笑为主。大学开始换风格,和一帮兄弟征战沙场,没有系统,后期脑洞比较大。
都市 连载 114万字
开局继承一家雇佣兵集团

开局继承一家雇佣兵集团

这人有说法
穿越平行世界,陆霆继承了一家濒临倒闭的集团!本想着雇佣兵这一行,天天过得都是朝不保夕的日子,倒不如借此机会关闭名下的集团,然后金盆洗手,彻底退出凶恶的雇佣兵行业。却不曾想,一个名为【最强雇佣兵系统】的金手指突然出现!只要获得足够的声望,便能够在【最强雇佣兵系统】中,购买到任何军事武器装备,下到手枪烟雾弹,上到航母轰炸机,应有尽有,同时,按照系统要求,完成相关的雇佣任务,还能够获得十分丰厚的奖励!自
都市 连载 21万字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无醉春秋
十多年前,省内一本线爆冷能上外省985,王逸和众多考生一样,懊悔不已,那是一个时代的眼泪!如今重生2011,本该上二本的王逸,成功捡漏985!左手电商,右手纯欲风裙装、汉服,凭借划时代的设计,打造国民轻奢品牌,碾压一众国际大牌!实业为骨,IT为翼,这一世不做牛马,只做人上人!可当王逸开始做手机,却发现,供应链处处受制于人,全部依赖国外巨头。王逸不得不一边委曲求全,一边扶持国内产业链,几年后:“国外
都市 连载 359万字
离婚后,我被烂片女王觊觎了

离婚后,我被烂片女王觊觎了

南天有雪
失业、离婚,25岁的江夜遭遇了双重打击!然而,身处绝境之中的他却得到了一个神奇梦境。他可以在梦中完美复刻唱功、演技、歌曲、剧本。从此他开始驰骋娱乐圈。前妻跪求复合?抱歉,昨日的我你爱答不理,今日的我你高攀不起。我的歌都被烂片用了?抱歉,片子烂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就是一写歌的。本书又叫《烂片出神曲》、《华语烂片大集合》、《我只想写曲子,大唐诗仙你们为什么要扑我》、《你们这些专演烂片的女王,为什么都爱来
都市 连载 137万字
重回1982小渔村

重回1982小渔村

一杯冰柠檬水
【这是一个海边人上山下海的日常小说!没有装逼打脸,只有上山下海的悠闲!年代文,日常,赶海,种田,养娃,家长里短,不喜勿入,勿喷!】叶耀东只是睡不着觉,想着去甲板上吹吹风,尿个尿,没想到掉海里回到了1982年。还是那个熟悉的小渔村,只是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他了。混账了半辈子,这回他想好好来过的,只是怎么一个个都不相信呢……上辈子没出息,这辈子他也没什么大理想大志向,只想挽回遗憾,跟老婆好好过日子,一
都市 连载 593万字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工具超人
一个吃货,穿越到缺衣少吃的年代,努力做一个有吃有喝的俗人。合理党,暴戾少,智商在线,无诸天、无双穿、无系统、无种植空间,只有一个能饿死老鼠的随身仓库。不复制、不黏贴、不抄袭、纯手打,非工作室出品,慢节奏,符合年代特征的日常文。除了金手指,争取其他内容都能经得起推敲,欢迎理性、友好指教。
都市 连载 27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