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在银河系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不过在时间的长河中,双星彼此之间的掠夺特性总是不稳定的。
这期间一旦物质的掠夺开始,那么就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快这个进程。
直至其中一颗最终坠入恒星内部,或者因为引力的扰动被抛出星系。
两颗恒星彼此跳着死亡华尔兹,同样的分别带领而来的行星也因为引力扰动变得混乱不堪。
几颗体积较小的类地行星已经因为最初的轨道扰动发生碰撞。
大量的碎石形成了围绕两颗恒星质心运转的星环。相比之下,外围的类木气态巨行星则相对来说好很多。
它们因为远离混乱的内恒星系,轨道也相对平和,不过即便如此。分属两个不同星系的大家伙,也如它们的母星一样,纠缠在一起,并不断从其中一方夺取资源。
时间就这样持续了十多亿年,处在内部的两颗恒星即将完成最终的融合。
在最后阶段,已经几乎仅剩一个全部由液氦组成的炙热核心,在巨大的引力拉扯下,撞破恒星的外层大气。
整个坠落的过程十分迅速,从破开恒星的外围大气,直到核心发生撞击,整个过程仅有十分钟不到的时间。
如果此时有人站在这混乱的星系内朝着太阳看上一眼,那么他将见到一次壮观程度不亚于超新星爆发的精彩场面。
恒星突然变得明亮,并且其尺寸剧烈膨胀,就如同被一台强力充气泵吹起的气球般。
原本炙热的两颗核心在撞击力量的作用下引燃了核心的氦核聚变反应。
与氢核聚变不同,氦核聚变产生的能量要强大的多,致密的大气在强大能量的驱使下极具膨胀,引发一种名为氦闪的天文现象。
强烈的恒星风瞬间驱散了周围由小行星组成的“星环”。同时星系中那颗正在缓慢进食的类木行星也受到了影响。
进食被打断,强烈的扰动让本不能天然引发核聚变的行星短暂的引燃了核心。
就如同年久失修的发动机一般,燃烧只是一瞬间,然后就哑火了。
可是强烈的能量已经建立,想让这颗“热木星”冷却下来预计将达到几十亿年的漫长岁月。
可就是这短暂的能量释放,激活了本不应该存在于世的一些偶然。
核心向外传递能量的路径如同一条条通讯链路的高速通道,这使得整颗星球产生了如大脑神经元一般的物理现象。
由于生物大脑工作凭借的是化学能,而这颗星球仅仅依靠冷却中的核心,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取为此简单思维的能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