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道:“将军,敌人势大,不可力敌,再不走可就晚了”
尉迟恭经寻相这样一劝,再抬头四望,见己方士兵转瞬之间已溃不成军,毫无抵抗之力,知道确实已是毫无扭转局面的可能了。
尉迟恭长叹一声,与寻相纵马北驰而去,罗士信、裴行俨和程咬金三将自是一直紧追不舍。
安邑、夏县北面有一条小河名为水,因河水不宽,所以多处搭有木桥以便通行,当尉迟恭、寻相从木桥过了水之时,在木桥的另一端忽有人喊道:“尉迟将军可否停下一叙”
尉迟恭转身看去,将喊话的人,竟赫然便是大名鼎鼎的晋王李隐,心中大为惊诧。
尉迟恭勒住了马,恭敬的向李隐拱手道:“尉迟见过晋王,不知晋王有什么话要对我说”
李隐先向尉迟恭问道:“尉迟将军可知天下大势否”
尉迟恭愣了一下,不明白李隐为何这么问,“还请晋王不吝赐教。”
寻相警惕的看向四周,压低声音道:“尉迟将军,这李隐不会是想以缓兵之计拖住我们,偷偷的派人于四周包抄而来吧”
尉迟恭摇了摇了摇头,神情笃定的道:“寻将军放心,晋王不是那样的。”
这时,李隐高声说道:“我大唐自起兵太原以来,入主关中,四方归附如流,可见人心之所附,之后先得巴蜀等富庶之地,又扫灭陇右、河西等腹心之患,此时大势已成,最终扫灭,使天下复归一统的,非我大唐莫属,这便是天下的大势”
李隐这话说完,尉迟恭一阵沉默不语。
李隐接着又道:“在此大势之下,顺者生,逆者亡,任何人都无法例外。刘武周目光短浅,自得太原以来,便一直在晋阳宫中享乐,哪是值得如尉迟将军这样的英雄人物归附”
尉迟恭沉声道:“晋王之意我已明白,只是人生于世,首讲忠义之道,叛主背义之事,我实在是无法做出来,晋王如无其他事,我们就此别过了”
尉迟恭说完,再次向李隐拱了拱手,然后一挥马鞭,向北绝尘而去了。
“晋王,要末将继续追吗”罗士信向李隐请示道。
李隐叹了一声,“就暂且由他去吧”
是役,虽未能让尉迟恭投降自己,但他与寻相所带来的八千步骑却大部分被俘,宋金刚兵力大损,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尉迟恭这时虽没有投降自己,但李隐相信,他归入自己麾下的日子,应该也不会太久了。
不久后,李隐又回到了柏壁,继续与宋金刚的大军对峙,当然,双方的各种较小规模的战役,
第236章吴国
当李隐在美良川打败尉迟恭,使得独孤怀恩趁乱逃脱敌营之时,元君宝便兴奋的对唐俭道:“独孤尚书终于逃脱得以回唐,并重新单独领兵,这真可称得上是王者不死了”
唐俭听后,害怕独孤怀恩的阴谋真的给得逞了,到那时可就要变天了。于是唐俭立即求见尉迟恭,向尉迟恭请求让行军总管刘世让回长安,促使刘武周与大唐的讲和,
尉迟恭自是没权力决定是战是和的,不过他决定若是能与大唐讲和的,不失为最好的结果之一,于是便面见宋金刚,将唐俭的请求告诉了他。
自李隐屯军柏壁后,这数月以来,双方虽未展开大战,但李隐的各种手段施展开来后,宋金刚已是颇感吃力,求战不得,退兵又不可,逐渐陷入了困境。
所以宋金刚的想法与尉迟恭是一致的,现在若是能促成双方讲和,对他们一方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结局
于是,宋金刚听从了唐俭的意见,放刘世让归唐,希望他能传达自己的讲和之意。
唐俭对刘武周与大唐能否讲和并不在意,他在事先,已向刘世让诉说了独孤怀恩欲意谋反的详情,费尽周折的说服尉迟恭与宋金刚,也只是希望通过刘世让来向长安奏报这一密谋而已。
其时,李渊又再次率百官至华阴县祭华山,之后还去了潼关激励各军士气,就在准备返回长安的时候,独孤怀恩派人面见李渊,说他即将攻陷夏县,请李渊到他的营地,见证夏县攻破的时刻。
李渊对此不疑有他,想着潼关距夏县已不远,去去也无妨,于是便答应了。
这日,李渊正渡黄河准备临幸独孤怀恩的营地,都已经登上了龙船,从宋金刚营地离开后,一路疾驰南下的刘世让,恰好风尘仆仆的赶到。
刘世让急忙面见了李渊,将独孤怀恩的谋反意图说了出来,李渊听后,顿时惊怒交加,情绪稍微平静了一些后,也不免颇有感慨“朕能够免于此等祸事,这难道不是天意吗真是天佑我大唐啊”
于是李渊停在黄河边不再前进,并下诏召见独孤怀恩前来觐见,独孤怀恩不知道事情已经败露,匆忙驾小船顺湅水入黄河来见李渊,刚一落地,便立即被皇宫御卫给抓了起来。
“为什么抓我,我犯了什么罪”独孤怀恩挣扎着大喊道,虽说得理直气壮,但神色却很是惊恐,显然已猜到了什么。
皇宫御卫并不答话,直接将独孤怀恩押送到了李渊的面前。
李渊端坐高处,阴沉着脸看向独孤怀恩,“你无德无才,朕却给你加官封爵,对你可算是优渥有加了,为什么还想着要谋反”
独孤怀恩听了李渊之言后,心中的最后的侥幸之意也荡然无存了,不过他既知自己必死无疑,也不在唯唯诺诺了,放声大笑了一会,“我的家世比你跟尊,你既然能取代杨广成为皇帝,那我就为什么不能取代你”
李渊听后,一脸的寒意,不愿再见独孤怀恩,让皇宫御卫将其交给有关官员审理,又分头搜捕独孤怀恩的同党。
九月二十日,李渊下令将独孤怀恩及其同党,以意图谋反之罪,处决于黄河岸边。不过因为独孤怀恩毕竟是自己表亲,李渊允许其家人将他草草下葬,不必与其他同党陈尸示众。
这件事发生后,李渊虽没诛灭独孤家,但却对独孤家开始疏远,这个自北周名臣独孤信以来的顶级门阀,就此开始慢慢的走向衰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推文君【tuiwenjun.com】第一时间更新《隋唐之李家庶子》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