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有事要奏!”新年后上朝的第一天,贾充率先奏报。

“卿有何事?”司马炎有些心不在焉,还想着昨天的歌舞,他这几日可谓是夜夜笙歌。

“是关于太学一事。陛下整顿重建太学已逾三载,期间各地学子纷沓而至,实乃惠及民众的好事。然而让世家子弟与寒门士子混杂在一起学习实在不合适,学生的才能品行亦差距甚大,如此非常不便于太学博士教学。因此臣请求陛下将世族子弟与寒门士子分开教学!”

“臣附议!”

“臣附议!”

......

贾充这一提议,朝中有一半以上的大臣都附和,就连平日里看他不惯的任恺等人也觉得他言之有理。

司马炎见状直接说道:“既然众卿都以为然,那就照尚书令的意思办吧!不过具体如何处置,卿等尽快理出个头绪来。此事就交由尚书令负责!”

司马炎重建太学的目的在于选拔人才,但目前的太学的学子鱼龙混杂,且许多人的政治态度不甚明朗,与其这样确实还不如新建一个只有世族子弟的官学,这样更有利于他笼络世家大族为其效力。司马氏本身就是世家大族,且如今的朝政依赖于士族,所以他首先要维护的也是士族的利益。

“陛下,太子大婚将至,尚书令忙于筹备,恐怕无暇分身。”荀勖说道。太史令曾推算过,二月初一大吉,宜婚嫁。此时距离婚期已不远。

“嗯,是朕一时疏忽了,那便由荀卿负责吧!”司马炎点头道。

散朝后,张华一人神色郁郁地走着,山涛、杜预快步追上来道:“张侍郎何必介怀,世道如此,你我爱莫能助。”

张华出身寒门,虽然学识渊博,聪敏多才,却仕途坎坷。如今这世道,选人任官皆以门第为先,朝中重臣几乎都是世家大族,寒门士子几乎无出头之日。

“我并不是为自己而哀叹,而是为天下的有才之士,为我朝的将来。如今朝廷用人全凭门第,而这其中不乏才德欠佳甚至品性低劣之徒,如此下去我朝可如何是好!?”

“张侍郎所言亦是我所虑。然现下朝廷内外皆靠世家大族支撑,若动其根本损其利益我朝必会生内乱。”山涛亦是叹气。

三人默然而行,半响无言。

“如此只有请山公在选拔官员时尽量挑选有德有才之士。”张华作揖道。

“这是自然,老夫向来如此,只是大多时候世事并非如自己所愿,只能说尽力而为。”山涛肃然道。

李憙跟太子授课时也提到了太学一事。

“老师如何看待此事?”世家大族垄断朝政是当前的一大弊病,司马衷很想知道同为世族的李憙是何态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推文君【tuiwenjun.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晋司马衷》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凤子君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历史 连载 35万字
世子你别乱来

世子你别乱来

柠檬213
大宁王朝百年,天子病重,太子监国,朝中宦官当道,把持朝政。江湖动荡,南北藩王并立,威胁皇权,虎视眈眈。恰逢临王世子外出巡游,遭埋伏身死!林江年从破庙中醒来,便有神秘红衣女子逼他假冒刚遇害的临王世子。为了活命,林江年不得不深入临王府,装世子,娶公主,打皇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伪装成一名合格的纨绔世子!——————————非权谋,披着武侠架空背景下的轻松日常感情文
历史 连载 298万字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黄天秩序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一个穿越者继承大贤良师传承,推翻腐朽东汉帝国,建立全新星汉帝国,给诸天万界带来黄天秩序的故事。吕布戟灭神明,带来诸神黄昏。关羽刀斩邪魔,诛灭万界不平。“神罗是罗马,绿罗是罗马,这星汉怎么就不是大汉了!”——大贤良师丶万军之主丶万界先行者丶穆易。ps:这应该是一片种田文(大概)群号698098706
历史 连载 312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72万字
亮剑

亮剑

都梁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历史 全本 52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