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狠人》转载请注明来源:推文君tuiwenjun.com

荀彧肃然道:“陛下,从军中抽调士兵在地方上任职,是臣之前就考虑过的。这样的安排,至少有两点好处。”

陆玄说道:“哪两点呢?”

荀彧开口道:“第一,解决了扩张时士人不足的情况。陛下军中的士兵,和天下任何一国都不同。仰赖当初大都督周瑜的规划,军中士兵必须读书识字。”

“一直以来,军中的士兵都是在读书的,都能读写。”

“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导士兵读书的功劳不逊于五经馆,更不逊于国内各地开办学校培养士人。因为军中士兵读书识字后,自然就不同,也等于是士人。”

“这是最好的士人来源。”

荀彧说道:“所以臣认为,接下来治理安息地方,可以抽调军中的骨干力量。”

陆玄点头道:“第二呢?”

荀彧又道:“第二,朝廷能安排到安息的士人,不可能是经验丰富的人。所有经验丰富的人,都在国内。派来的士人,多数都是刚刚从各地出来的士人,才初出茅庐。”

“实际上,此前在西州和象州的治理,就存在很多的问题。虽然来治理的士人,也是不错,也有很多大家族。可是很多的人,缺少经验,又比较单纯。”

“一旦遇到事情,也容易慌乱,需要时间磨砺。”

“军中的将士胆魄十足,尤其是军中的骨干,这些百夫长、屯长之类的,都是能管理人的,至少管了人,至少见过血,不会怕事,正好应对安息国的乱局。”

荀彧进一步道:“这是臣要说的第二点。”

陆玄更是眼神赞许。

荀彧的说法很好。

相比于刚刚出来的毛头小子,军中任职的将士自然是更好。实际上,因为西州和象州大范围的抽调士人,不管是国内五经馆培养的士人,亦或是大家族的士子,都是供不应求。

国内很大有正常的需求。

西州和象州也一样,甚至于因为地域辽阔,需要更多的士人。

导致,人才已经越来越少。

培养跟不上了。

陆玄颔首道:“你说得很对,接下来的调整,就从军中选拔官员充任到地方上去。不过,国内要安排人来,也可以接受,两条线并行。”

“陛下圣明!”

荀彧见陆玄采纳了建议,心中松了口气,保证了治理地方的基层官员人选,荀彧接下来要治理安息就容易了。

荀彧又问道:“陛下,安息国已经拿下。只是目前,安息的体系框架搭建了起来没有呢?安息怎么更名,设立多少个郡?”

“没有!”

陆玄摇头回答,直接道:“这一事情只能交给你了,由你来负责。等你确定了更名的名字,以及规划设立的郡县,朕直接批准。现在,你就是安息大总管。”

荀彧面颊抽了抽。

又是大总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东一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推文君tuiwenj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7万字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温一言
湛二姑娘出身于一般官宦之家,但是耐不住有个当娘娘的姐姐,一家自此得道升天举家扎根在了大周帝都。好在爹娘给力,哥哥也厉害,家族地位稳步上升!她自己更是凭着细致体贴,聪慧能干俘获了一个天之骄子的心,让他认定了非她不可!祁王给我做个荷包。湛允好!祁王给我做件袍子。湛允好!祁王给我做盘点心。湛允好!祁王给我生个孩子。湛允你确定只要一个???这就是一个美貌姑娘凭着生活智慧赢取幸福生活的故事!本文甜宠文属性,
历史 连载 3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