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王学新还在驾驶室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

之前的驾驶室是封闭式的,这一点对毛熊或许很有必要,因为毛熊在冬天时气温很低,半履带汽车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时候是用来运送补给而不是运兵的……驾驶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证司机能够长时期驾驶而不会被冻僵,后车厢如果是用来运货的就不需要考虑保温的问题,半履带的设计能使它没那么容易在冰雪覆盖的公路上打滑。

但王学新用这玩意却不是运补给而是战的。

虽说东北也很冷,但首先要考虑到的还是战的问题。

王学新大手一挥,就在设计图上把驾驶舱的顶盖去掉了。

“顶盖在战斗中毫无用处!”

王学新说:“不仅没有用处还会影响战斗力!”

阿列克谢没有反对。

这一点在运城百战团的使用中就有很多反应。

顶盖的确没什么用,因为它就是一片几毫米厚的薄铁皮,而敌人自上而下的攻击通常是飞机俯冲扫射或是炮弹,这两者不管是哪一种都不是这层薄铁皮能挡得住的。

相反,这顶盖与隔舱还阻挡了后方战单位的视线和射角,也阻隔了驾驶室与后车厢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还是浪费了顶盖这一大片空间无法使用,为了超过顶盖,机枪不得不架得很高以使其能打到前方的敌人。

但这样又会使机枪手的重心太高,这一是在装甲车颠箥时很容易被甩到车下,二是会成为敌人狙击手绝好的目标。

王学新把这顶盖一去,也就是驾驶舱和后车厢连成一片,不但方便司机上车,还可以把机枪位从后车厢挪到副驾驶位。

这样一来,之前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机枪手重心下降的同时也可以躲在护盾后扫射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同时反应速度和射角不仅没有降低还有所增加……副驾驶位操控机枪可以更好的与驾驶员配合实现火力与装甲车的协同。

这装甲车虽然看起来有些怪异,但王学新却认为它越来越像现代全封闭的装甲运输车了。

如果说有什么区别,除了半开放之外就是现代装甲车是将机枪架在顶部装甲上的。

不过这对八路军并不适用,至少不适合八路军现在的工业基础。

完了后,王学新就把设计图往阿列克谢面前一推,问:“能做到吗?”

“当然能!”

阿列克谢很肯定的回答:“事实上,团长同志,你的这些改进不仅没有增加生产难度,反而使生产难度降低了!甚至用料也多不了多少,车身也不会比之前的更重!”

这话说的没毛病,前方增加一个滚筒后方去了驾驶室的顶盖和隔舱,侧面装甲虽然稍稍加高但挖出了射孔,因此重量的确差不多。

至于生产难度,那驾驶室的顶盖和隔舱其实很费事,现在全部取消只需要在前方加两个方便正副驾驶上车的小侧门就可以了,工时和用料不增反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推文君【tuiwenjun.com】第一时间更新《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鲇鱼头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历史 连载 266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