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推文君】地址:tuiwenjun.com

凝萃山的地形,进攻一方,肯定是步卒青州营为主力。

但在进入攻击距离之后,陷阵主力打击的,偏偏是西凉铁骑!远处观战的文聘不由得沉吟起来,郝昭如此,定有准备。

李通樊稠,相比于文聘,视角要更加清晰,他们都知道郝昭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不让西凉铁骑利用骑射,探查伏兵更多虚实。

对,在步卒的全力攻击之下,陷阵军也很难一直隐藏下去,但在那之前,他们所有的埋伏,都是对己方的杀伤,毋庸置疑。

站在郝昭的角度,种种布置,被发现的越晚越好。但你想要弄清我的布置,就必须付出代价,我挑的,是最大的那一种。

“这家伙,当真难缠。”樊稠心中暗叹,敌军发动的时机,在他眼中是十分巧妙的,再往前五步,西凉铁骑就可以出手了。

越是临近目标,攻方就会越加谨慎,而在即将出手的一刻,敌军先发制人。在心理上,有细微的差别,亦是陷阵的风格。

半山腰的弓手,加上制高点的神射,在西凉铁骑全神戒备之下,未必能给敌军带来太多的杀伤,但却抢到了进攻的时机。

对郝昭而言,这一点更重要,对战机的把握,永远是指挥官的追求。胡风如此,邱泽如此,精准的判断,是胜利的基础。

面对突然而来的落石攻击,青州军士卒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伤亡。李通对此并不意外,他的面容还是沉静的,丝毫

不见变化。

确认敌军是陷阵,他们打出任何的巧妙战术,都不值得惊讶。麾下士卒在落石之下,可以沉稳应对,动作不乱,才是关键。

青州营显然做到了,不断地伤亡,并未阻挡他们继续攻击的脚步。作为先锋,他们就是要探清敌军的虚实,代价,必须要付。

青州军不计伤亡,继续攻击,身后的西凉铁骑,则被陷阵的弓弩所压制。半山腰的守军,似乎并未对青州营,有太多倾斜。

片刻之后,青州营奋不顾身的数百士卒,已经接近陷阵军的防守阵地了。看上去,攻击进行的颇为顺利,但李通却皱眉了。

敌军战术巧妙,布置精到,不值得惊讶。青州营的攻势顺利,在他眼中,一定有原因,陷阵军,可从不会犯低级失误。

三十步,到了三十步的距离,半山腰上,忽然就冒出了许多敌军士卒的身影。他们手持刀盾,冲击而下,对青州营发动攻击。

短兵相接,在顷刻之间展开,青州营对上陷阵军,一场血战,不可避免!李通稍稍向前,樊稠也是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细节。

远处的文聘亦然,他手中,多了一个百里镜,让他可以更清晰的观察战局。陷阵对上青州营,短兵相接,文聘兴趣十足。

之前随蔡瑁出征,文聘与青州营是又有过多次交手的,包括溃败之时的断后。荆州军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敌军战力强悍。

训练有素,阵型

多变,战意高昂,指挥得力。对比荆州军,青州营处在全面的上风,压制的那一种,文聘不得不承认。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三国之凤舞九天》转载请注明来源:推文君tuiwenjun.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山有意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历史 连载 118万字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历史 连载 519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